于一月二十日由台灣台北市成功高中李麗淑老師籌劃,鄭素芳老師和林玉瓊老師帶領二十位來自台灣的學生, 展開為期兩個多星期的「2016年美國密蘇里海外體驗遊學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當地學校分別是Barat Academy、De Smet Jesuit High School 、Priory School 和Villa Duchesne/Oak Hill School。
De Smet Jesuit High School歷年來培育出無數優秀的青年學子,深受社區的認同與肯定。除了傳授學科知識外,學校著重於培育具有國際觀、領導能力、踐行美德並能增進社會福祉的好公民。2013 年為了拓展更廣的國際視野,學校正式將漢語納入外語課程的選項。由於漢語課程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選修的學生人數不斷地增加,學校將於下個學年增闢漢語四的課程。
De Smet Jesuit High School在董事長Mr. Corey Quinn和校長Mr. Trevor Bonat的領導下極力拓展國際的視野,對於此次的交換學生活動更是給予莫大地支持。為了讓交換學生輕易地融入校園生活,有效地參與學習課程及校園活動,並充分地體驗美國的家庭及社區生活文化。 Mr. Armando Gilkes和漢語老師Christine Tseng 從去年就開始積極地籌劃、準備。 從尋找接待家庭、再依學生的愛好、年齡一一安排到合適的家庭,這期間更是進行多次的溝通與討論。今年De Smet Jesuit High School接待的七位台灣學生分別是來自成功高中的林修宇、彭軍維、李東祐、劉士瑋、謝博任、李承駿和李泓寬同學。
台灣的交換學生在De Smet Jesuit High School每天的活動和學習都相當緊湊。為了讓學生儘快適應當地的學習環境, 學校安排了接待的同學,每天帶領交換學生到所屬的課堂上課, 另外還發給每位交換學生一台筆記型電腦,供他們上課使用。平時除了到所屬的課堂上課外,交換學生還到漢語班做了多項的文化分享活動。 從唱歌、聊天、下棋、摺紙、品茶、國畫、中國笛、二胡、唐裝到分享各自的的生長環境及文化背景,這不僅讓他們對彼此的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藉由了解進而尊重和欣賞彼此的文化。漢語班的學生 Brent Roberson今年是第一次參與接待家庭的行列,他表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 也讓他受益良多。 透過此次的交流, 西班牙語班的Kaileb Bryant一家人預計明年將親自拜訪台灣,體驗更多的民俗文化。
除了上課外,學生們有很多機會參加各種活動。 譬如參與高中校際間的籃球比賽, 舞會,參觀聖路易著名的拱門,棒球場,科學中心,城市博物館等等。短短幾天下來, 林修宇同學發現這裏的人十分注重禮貌,平時見到長輩要問好,請、謝謝、對不起更是常常掛在嘴邊。 學生除了讀書以外,還有充分的時間去參加各項的課外活動。 這種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讓他十分羨慕嚮往。他除了感謝他的家人、學校、老師、接待家庭成就了這趟遊學之旅。更希望將來有機會他也能盡地主之誼,向美國的友人介紹台灣。 對於第一次來到美國的李承駿同學而言,對於美國的各種事物他都感到新奇。雖然每天都得用英文和別人交談頗具挑戰性,但他也為自己能勇敢地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感到高興。在課堂上,他發現學生常常主動發言,學習不再只是聽老師說明講解而已,老師們會經常在課堂上提問各種問題讓學生思考、分析、判斷和處理。李東祐坦言上課的時候和其他的同學一樣也怕丟臉不敢問太多問題,但藉由此次親身體驗他深深明白生物老師講的一句話:「If you bury your problems, they won’t become treasure.」這也徹底改變了他的學習的態度跟方法。他認為如果得在這麼多美好的遊學經歷中選擇一件在美國最令他慶幸的事,那麼肯定是他的寄宿家庭。他說: 「他們讓我感覺像是在自己家裡,跟他們的互動完全不會緊張或拘泥,而放學和假日都會跟不同的朋友去不同的地方體驗—演戲、排球、棒球和撞球,我的生活也被澆灌的多彩多姿。我很慶幸自己如此幸運,並由衷的感謝他們為我付出的一切。」李泓寬同學覺得美國的高中生活相比於台灣的高中生活,實在是輕鬆愉快多了。經過此次的親身經驗,面對美國優質的學術環境,豐富的教學資源,多元化的學生文化,更堅定了他的美國夢想。除了固定的課程外,愛唱歌的彭軍維同學也要求有機會上音樂課。他珍惜在這的學習生活,更珍惜每一個能和同學互動的機會。從上課、教同學們唱茉莉花和摺紙船到和接待家庭一起做餛飩。他都是以感恩的心情來學習、來分享。他說: 「藉由文化分享,不僅讓我讓更了解我自身的文化,也讓我對自己的國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劉士瑋同學表示這些日子裡有許多值得回憶的記憶,其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莫過於參與學校的Culture Fest。 當天學校聚集著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種族的攤位,讓他迫不及待想去傾聽他們的故事;迫不及待想去品嚐他們的美食;迫不及待想去探討他所不知道的國度。他終於了解為何美國被稱為「文化大融爐」了,也體會到多元文化的真諦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學習傾聽、接納與包容。謝博任同學表示這趟旅程成長了不少,更體驗到人與人之間正面的互動是多麼的重要。他最感動的事是最後一天在餐廳用餐結帳時,他和劉士瑋同學告訴餐廳阿姨他們即將回台灣並謝謝阿姨多日的照顧。沒想到當他們坐下來用餐時,餐廳阿姨拍拍他們倆的肩膀,送他們兩大盒斑馬蛋糕,希望他們回程的路上別餓著了。

這次的活動於二月七日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寄宿家庭的貼心照顧及成就此趟遊學之旅的學校和老師們。相信這次的遊學不僅是個很棒的學習經驗,更是份終身難忘美好的回憶。
[vc_row][vc_column]